首页 > 聚焦教改 > 全局改革

校长专访 | 刘福文:打造中国范式教育的典范

时间:2022-12-16 来源:本站 作者:吴祖良

image.png

人物名片:刘福文,陕西省宝鸡市园丁学校董事长、校长,宝鸡文理学院副教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1998年投身民办教育,以园丁幼儿园为起点,2000年6月创办的园丁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社会力量典范式学校。

投身民办教育二十多年来,刘福文一直潜心研究传统教育尤其热衷于基础教育,撰写了《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校园创建》、《论当代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中国民办教育论》、《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中国的教育与经济》等论文。并将多年的心血汇集成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范式教育文化与发展》。

做一名校长,办师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是我的初心,也是我毕生的追求。——刘福文      

追逐梦想,下海办学,亲身践行教育教学理想

关于教育的本质,刘福文始终认为,教育始终是理想者的事业,因此务必要把立志立德作为首要目标。“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他的教育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我自己也深受影响”。《论语·述而》记载了孔子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认为教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刘福文对此深以为然,并将之作为自己办教育的一项重要宗旨,多年来坚持不懈。

刘福文出生于教师世家,从小就接受到教育是百年大计,乃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国家昌盛之根本的理想灌输。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后,本来可以在政府部门发展的他,出于对教育理想的坚持,通过努力调入宝鸡文理学院,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里,他进一步充实自己,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逐步有了自己的教育和办学思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办教育一定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孩子们一接触教育,就可以接收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样的思想在刘福文的心底不断酝酿,他内心深处自己创办一所理想中的基础教育学校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为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变为现实,他通过市场调研写出长达数万字的关于民办基础教育的可行性报告,并自费前往日本、韩国学习考察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将自己的办学理念付诸于实践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998年,刘福文投身民办教育,从最基础的幼儿学前教育着手,创办了园丁幼儿园,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积累,2000年,刘福文多方筹措和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创办了园丁学校,同时开办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这也是宝鸡市唯一一所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社会力量办学典范式学校。办教育的理想初步达成后,刘福成没有满足,而是带领学校全体管理和教职人员再接再厉、持续奋斗,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目前学校占地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代化的教室、宽敞明亮的餐厅、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以及实验室、图书室、塑胶运动场、电脑室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全校绿地面积达到40%左右,成为宝鸡及周边地区知区的明星学校。

在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刘福文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断深入研究民办教育特点,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现实相结合,积极倡导孔子的教育模式。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志,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走上人生的正途;其次是要立足于道德修养,在教育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崇德向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作为立身处世的依据;最后才是掌握生存的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园丁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宗旨,把推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在坚守教育理想、遵循教育本质的同时,促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我们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学校、教师,包括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都存在偏差,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指标,在大学,学生以努力拿到各种各样的证书为目标,这些都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促使教育回归本质,每一个教育从业者都有责任”,对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刘福文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把孔子的教育理念向更多人进行传播,2010年在学校十年校庆之际,刘福文主持在园丁中学修建了孔子铜像,身体力行,力推 “孔孟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12月学校被中国民办教育家协会、中国教育家协会、中国校长协会中国民办报刊协会联合授予“诚信办学,社会满意”的学校,董事长、校长刘福文也被授予“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

严谨治学,科学治校,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

刘福文校长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灵魂。他律己教人,施教有方,以“制度立校、质量兴校、管理强校”为教育理念,实行“围绕常规抓质量、围绕制度抓管理、围绕思想抓教育、围绕生存抓发展”的管理运行模式。刘福文校长重视团结教师,凝聚人心。“我们要用真诚、用关爱、用热情去引导教师,把爱家与爱校,爱子与爱生统一起来,把个人的职业与教育事业统一起来”。这是他一颗赤子之心的真实表露,也是他所以赢得人心的秘诀之一。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创办之初,刘福文就把教育队伍的选拔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到目前为至,他先后为200多名大学本科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20人,同时,为210人次应往届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平台,让他们在七尺讲台丰富自己,完成人生目标。作为努力的回报,就是为学校培养了一支优秀、团结、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 90%的教师为大学本科学历,平均年龄不到35岁。刘福文把教师们当成宝贝,对教师的成长和生活给予的关爱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

对于学生,刘福文更是倾注了满腔热情。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许多都是务工人员子弟,父母从事家庭教育的能力有限,刘福文认为学校要补上家庭的空缺,对孩子的心理和思想给予更大关注。每天,他都要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思想状态、心理动态,及时帮助学生疏导或解决学习和生活当中的疑惑和问题;每天晚上检查就寝情况后才离开学校。同时,他还要求学校资助办统计家庭贫困学生信息,为这些学生减免学费,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并在生活上给予适当补贴。

在精心管理好学校的同时,刘福文一直没有放弃教育本职,在担任学校领导的同时仍旧从事教学工作,参与教研活动,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和评议,他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普遍赞誉。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追求。常年以来,他带着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着病体的折磨,一如既往的实践着他的教育梦。

学风严谨,绩业卓著,且有着非常端正严谨的学者风度。正是在他如此负责的影响和带领下,园丁中学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辛勤耕耘、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他们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启迪思维、拓展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坚守初心,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负重前行

国民办教育历史悠久,私学传统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讲学”,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南宋时期的书院,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力量办学一度消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政府鼓励“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背景下,民办教育逐渐兴起,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国共有民办学校18.67万所,占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总数的比例超过了1/3;在校生5564.45万人,占比接近1/5。

然而,在数据背后,很少有人去了解民办教育发展的艰难与坎坷。“很多人只看到了民办学校赢得的鲜花和掌声,却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民办学校遭遇的艰难和疼痛”。回顾自己的办学经历,刘福文表情稍显凝重。当年创办园丁学校,刘福文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建学校一次性投入大,但投资的回收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随着学校的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此,刘福文显得很豁达。“这不是我们一家学校的问题,大多数民办学校都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办学之初,每个月发工资前是他最抓狂的时候,但是再难,学校也没有拖欠过教师的工资。回想起自己为了筹钱东奔西走,压力山大。刘福文戏称,如果当初将自己投资办学的钱投资房地产,可能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而办学却让他成了学校的公仆,日夜为之操劳。

相比学校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让刘福文更为揪心的则是社会对民办教育的偏见。园丁学校创办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但就是因为学校是民办学校,每年招生只能招收其他公办学校不要的孩子。尽管如此,学校也没有放弃发展,更没有放弃选择园丁学校的学生。近年来,通过努力,学校累计为高校输送了8000多名大学生,用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成绩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口碑。但是学校的发展环境仍然不够宽松,特别是在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处理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栽跟头,吃苦头。比如,在批招生计划、民办学校年检等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就有可能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生存。

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冰冷的现实面前,刘福文选择了坚守。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他始终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尽管学校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也相对较好的情况下,收费却远低于同类学校,为广大农民和务工人员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但是学校的发展环境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2020年以来,学校先后遭遇到幼儿园被强拆、省级示范高中创建被叫停,停止高中招生等困难,学校的生存面临严重危机。对此,刘福文这样吐露心迹:“园丁学校我倾注了自己大半辈子心血,为了给园丁中学1400多个孩子一个继续上学的机会,给园丁中学128名教职工一个交代,我将坚持到底,绝不放弃”。

cb6b7635c8b17419f1d208b488bab00.jpg